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23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96篇
丛书文集   180篇
理论方法论   87篇
综合类   733篇
社会学   228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6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In this paper, we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results of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urban regeneration which we have termed ‘Metagovernance’ and ‘Pluricentric coordination’ following. We studied this through a comparative study of area-based, participatory urban regeneration projects in Denmark and Japan, representing each one approach. The paper aims to clarify results of the two approaches in terms of five aspects of urban regeneration, relevant to the process and results: (1) strategic spatial improvement, (2) influence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transparency of the processes, (3) empowerment of citizens and diversity of participants, (4) innovative capacity (diversity and creativity of the projects) and (5) continuity and flexibility of the projects. The paper concludes that each approach has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nd that each country can learn from the other to strengthen future participatory urban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32.
毕淑敏是一个不断开辟新的人生体验和文学描写的有追求的作家。她的创作给文坛带来新的界面,也提出新的命题。这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作家气质:“白衣天使”与“天才病友”的路径选择;面对疾病:隐喻与治疗的相互矛盾;审视心灵:揭示痛苦与展现隐私的暧昧立场;伦理难题:医学一社会学一文学的彼此纠缠。对毕淑敏创作的深度分析,也同时揭示出当代文学如何追求精神高度的困难所在。  相似文献   
33.
理性习惯偏好与居民消费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杭斌 《统计研究》2011,28(3):23-29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已经习惯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一个家庭当年消费的数量和上一年相同,其幸福感就会打折扣;另一方面,消费还具有外部性,如果与他人相比自己的消费水平降低了,消费者的效用也会受到损失。因此,理性消费者的决策目标是保持消费长期稳定增长而不仅仅是消费在各个时期的均匀分配。利用1978-2008年中国26个省(直辖市)的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得到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消费者的习惯偏好与制度环境有关。受传统计划体制影响,1990前中国城镇居民的习惯偏好具有明显的“短视”特征。1990-2008年的估计结果则支持了理性习惯形成假设。即内部习惯形成导致了边际消费倾向明显下降,并且消费攀比是理性的。  相似文献   
34.
中国城市史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得到了现代诸多学科发展的推动和新兴的城市史学的影响。当今的中国城市史研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并形成了城市历史地理和古都研究、城市社会史研究、城市文化史研究、城市经济史研究、比较城市史研究以及城市史学理论研究等热点专题领域。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未来发展可从城市史学的学科建设、城市史研究视野的拓宽与领域的开拓、城市史的整体研究与跨学科研究等三个方面寻求突破。  相似文献   
35.
近代上海城区中,较之公共租界与华界的南市与闸北,法租界中部地区以街道整洁、环境幽静、文化氛围浓厚著称,是颇负盛名的宜居城区。考其形成原因,是法租界紧跟国际上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的时代潮流,对界内工商业进行统一的规划与严格的分类营业管理。近代上海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这三界中,法租界工商业发展比较滞后,城市规划与改造成本较低,又实行总领事独裁制,这是法租界中部地区能够发展为宜居街区的物质基础与制度因素。  相似文献   
36.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possibilities presented by DEA to assess quality of life and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city managers in what concerns the promotion of urban quality of life. Using the data provided by the Urban Audit program,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we defined the city profile regarding quality of life for 206 cities. Two approaches are presented: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osite indicator of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assessment of local management performance, contextualised by the GDP per capita to measure the ability of local authorities to promote quality of life given the economic condition of the country. The results identify the cities with urban best practices and present a model of intervention for the cities considered inefficient, based on benchmarking principles.  相似文献   
37.
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导致很多少数民族群体的农地被征用,催生了一个新的边缘化群体即失地少数民族。该群体不仅丧失了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且面临着组织与制度资源的匮乏,陷入了一种新的结构二元困境中。要打破失地少数民族面临的二元困境,不止要限制地方和基层政权组织的权力,积极培育和加强少数民族自身的组织建设以扩大地权,在征地中还应遵循程序正义和差别正义的理念,尊重少数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权利。  相似文献   
38.
媒体传播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价值导向与价值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使媒体和传播者时时处于一种两难的境地。造成这种情形的主要原因是现代传播的双重属性、多样性、多渠道性和传播者责任和自律意识的缺失。破解困境的途径是弘扬受众意识,对受众要有最诚挚的道德责任感,遵循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规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守住自己捍卫社会良知的道德底线。  相似文献   
39.
改革开放给人们的道德生活和公共生活带来了意味深远的变化。传统儒家道德已不能为现代中国人的行为提供足够的价值支撑无疑是原因之一。虽然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诚信与传统的儒家诚信有很大不同,但伦理价值观念是具有连续性的,传统儒家诚信与现代社会所需求的诚信具有很多契合点。为此,我们必须实现传统儒家诚信的现代化,使其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为克服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道德困境提供动力。  相似文献   
40.
当前,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推进过程中,我国政府、社会机构等相关组织加大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关注、重视和扶持的力度。然而随着全球化、现代化的演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依旧遇到了诸多的难题。其中,传承人断层状况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而本文从社会学的相关理论——社会分层和社会流动出发,阐释这一困境,并试图寻找有效的途径来改善断层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